魚兒不應被逼去爬樹;我們的教育制度到底怎麼了?

魚兒不應被逼去爬樹;我們的教育制度到底怎麼了?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每個小孩都可以是天才,只是他們天才的地方未必一樣。

魚有魚的優勢、鳥有鳥的強項。但如果我們硬是強逼小魚去爬樹、小鳥去賽跑,我深信它們一輩子都會相信自己生而低人一等。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制度的問題所在,用同一套準則 (考試) 去評定所有學生的優劣。而更甚者,社會上多數人似乎也是用學校成績的好壞去衡量一個學生的優劣。

150年來,我們的電話變了、我們的汽車變了、甚至連職業都變了 (詳情請看我上一篇文章) ,但奇怪的是我們學校的營運模式卻沒有太多的變化。學生一樣是一排排地坐着、發問前必須要舉手、每個學生都被灌輪同一樣的知識。我們教育制度的失敗,在於很多在學校𥚃面名列前芧的學生不一定在社會中也有同等優異的成績  (畢業10年後,你會發現你身邊最「成功」的人 (無論是事業、家庭或藝術) ,往往都不是在學校時名列前芧的人),而事實更證明學校所教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沒有實際用途。我們的教育制度確實需要改變,應該改變得更貼合這個時代的需要。

我不認同現在的教育制度,但我亦不是要教大家抱怨,更不是要教大家去數算有多少個政府官員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外國去讀書,因為抱怨是沒有建設性的。作為一個主動積極的人 (First habit- Proactive),我們從來不應抱怨。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有建設性地去改善自身,以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脫穎而出,進而去影響社會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我長達十年的培訓生涯中,我一直身體力行地堅持以下三大教育原則:

  1. 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 (Proactive Learning Attitude):對任何事情有強烈的好奇心。

  2. 從嘗試中提升影響力 (Influential Power):慢慢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

  3. 從失敗中學會抗逆能力 (Adversity Quotient):努力把自己培育成百折不撓的悍將。

未必很多人會看到我這篇文章,閱畢整篇的我相信更是少之又少。但我相信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努力地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的話,慢慢地,可能會讓我們的教育制度改變。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請幫我把這一個篇文章分享出去。謝謝!

#enoshacademy